一、案例简介
青岛市以西海岸新区为试点,探索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智慧社区发展长效运营新模式,通过“科技赋能建设”和“数据驱动运营”有效协同,实现社区资源置换,围绕政府和居民需求,兼顾企业长远发展,构建全方位智能化的城市服务体系,解决智慧社区发展不均衡和资金不可持续的问题。
二、主要举措
(一)重视顶层规划,解决发展智慧社区不平衡问题。支持科技型企业牵头主导,以新质生产力破解能力不足。强调规模化铺开,改变智慧社区点状、分散、无序建设,通过以强带弱,实现资源调节互补,推动均衡全面发展。重视标准和规范建设,实现有序健康发展。
(二)推动产城融合,搭建智慧社区产业生态。与美食、物业、医养、托育、学校等多领域建立密切的产业合作联盟。汇集人员、车辆、房屋等基础数据信息和线上线下服务需求等10余类个性化信息,实现社区数据“应采尽采、应汇尽汇”,开放20余类社区数据运营场景,密切企业间创新伙伴关系。
(三)统筹社区资源,保障各方发展权益。以新质生产力破解发展难题,侧重社会化服务,提升整体服务质量,目前已有20余家物业公司主动提出合作。建立透明、公正的管理机制,确保居民权益和信息安全得到保障。
三、应用实效
(一)发挥统筹统建优势,政务服务下沉社区成效显著。1.9万余路视频覆盖已建小区,视频数据同步推送省级和市级公安部门,与天网工程、雪亮工程、智能交通工程协同作战,形成了相互联动、优势互补的监控体系,打通了社会治安监控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连通山东省政务服务平台,实现业务共享,共布设237台政务直办机,居民可就近办、自助办,打通了社区政务服务最后 100 米”,尤其方便老年人办理政务服务事项。与12345热线联动,推出物业问题“码上办”系统,实现问题出现在社区,解决在社区,12345 涉物业投诉减少30%。通过数据汇总分析、精准定位社区治理中的痛点与难点。
(二)发挥数实融合优势,智慧服务便民应用丰富多彩。通过开放运营平台,开展社区新零售、居家养老、家政服务等新模式,构建便捷化的社区服务生态,通过数据分析,辅助入驻商户进行精准营销、提升收益。可提供报事报修、社区团购等400多项线上服务。
(三)推动智慧社区集约化建设,实现资源共享共用。整合社区内外资源,通过城市云脑实现公安、综治、应急、街道、社区、小区等约1500家单位共享公用,减少重复投资。通过感知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测,实现低能耗高效率。
四、特色亮点
(一)厘清了三方责任,形成了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、社会参与的有效模式。明确基层党委和政府作为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核心主体,在科学布局、政策引导、规则制定、财税支持方面的主体责任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明确建设企业是智慧社区的运营主体。明确社区是促进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的协调主体。形成三方协同的合作机制,政府充分发挥市场的效率、经验和服务优势,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,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,三方互利合作,共同促进智慧社区健康发展。
(二)确立科技型企业在智慧社区发展中的牵头地位。改变了传统的社区服务由物业公司为主导的单一、落后的管理模式,全面推动车场运营、线上商城等社会化服务。促进新技术、新产品在智慧社区大场景落地,使智慧社区成为产业孕育、发展的平台,促进经济转型和创造就业机会。
(三)验证了大规模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可行性。西海岸新区已规划建设205个智慧社区、1453个小区。通过增值利用服务实现盈利回报,利用资金调节互补,推动智慧社区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。